• <output id="tgzda"><legend id="tgzda"><var id="tgzda"></var></legend></output>
      1. <td id="tgzda"></td>
      2. <pre id="tgzda"></pre>

            <td id="tgzda"></td>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交流 > 技術交流技術交流

            池塘養魚實用技術問答

            來源:揚州市興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05-31 瀏覽次數:次【字體:  
            內容摘要:&emsp;&emsp;1、什么是魚類的環境因素?&emsp;&emsp;答:魚類棲息的環境適合與否,對魚類的生長、繁殖等有明顯的影響。&emsp;&emsp;所謂魚類自然環境,是指環繞魚類周圍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自然環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氣、水、土、巖石、光、熱等非生物…

              1、什么是魚類的環境因素?

              答:魚類棲息的環境適合與否,對魚類的生長、繁殖等有明顯的影響。

              所謂魚類自然環境,是指環繞魚類周圍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自然環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氣、水、土、巖石、光、熱等非生物因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稱為環境因素。它包括物理(底質、氣溫、水溫、日照度、透明?度、水流等)、化學(鹽分、溶解氧、PH值、營養鹽、碳酸等)及生物因素。?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例如,在池塘中,魚依靠浮游?動、植物生活,魚死后,水里的微生物把它分解為基本元素和化合物,又是浮?游動、植物的養料。微生物在分解過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氧氣,而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下所產生的氧氣來補充它的消耗。浮游動物食浮游植物,魚又吃浮游動、?植物。這樣,在池塘里,微生物、浮游動、植物與魚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制約,構成了相對平衡狀態的系統。

              2、水質的研究對淡水養魚有什么意義:

              答:水不僅是魚類的生活環境,而且是魚類天然餌料的生產基地。魚類從?繁殖、生長到收獲、死亡,一生都在水中度過的。例如,在品種、飼料不成問?題時,水質若能滿足這些需要,養殖生物就能順利發育成長,得到好收成;相?反,水質不能滿足需要,甚至超出它們的適宜范圍乃至忍耐范圍,即使有好的品?種和好的餌料,養殖生物仍然不能正常生長,無法保證高產,還可能招致大批?死亡。因此,調節水質是養魚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以在淡水養魚生產實? 踐中,要研究水質,了解水體的化學成分和含量,以便更好地控制水質或利用?水域,為發展漁業生產服務。

              3、我省主要淡水養殖魚類有哪些品種?

              答:我省淡水養殖魚類有鰱魚、鳙魚、草魚、青魚、鯉魚、鯽魚,魴魚?、鯪魚、尼羅羅非魚、福壽魚、彩虹鯛、河鰻、鱖魚、鯔魚、花鱸魚等。近年?來,還先后引進露斯塔野鯪、革胡子鯰、淡水白鯧、斑點叉尾 、美國加州?鱸魚、美國條紋石鱸、澳洲甘旨魚等20多個品種。

              4、池塘養魚“八字精養法”是什么?

              答:池塘養魚“八字精養法”是水、種、餌、密、混、輪、防、管的總稱?。它全面地、系統地總結了我國池塘養魚的豐富經驗,是一套比較完整的、? 科學的增產技術措施。它們是互相聯系的有機統一體。既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必須字字做到,才能穩產高產。

              (1)水(深、寬、活、鮮):要求適合的水深(1.5─2.5米),寬暢的水?面(5─10畝)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質,不漏水,有完備的進排水設施。(2?)種(體壯良種):要求規格大,體質健壯,抗病力強,食性廣,生長快,肉?味好,苗種來源方便的良種。(3)餌(餌精肥足):廣辟飼料來源,保證飼料?肥料供應,合理投餌施肥,投餌實行“四定”;施肥實行三看,即看天氣、看?水質、看魚活動情況,以及少施勤施的原則。(4)密(合理密養):根據魚池?條件,魚種數量,飼料肥料來源,增氧設備,管理水平,適當放養密度。(5)混(?多品種混養):放養不同棲息水層和不同餌料基礎的各種魚類,以便立體利用?水面和充分利用餌料,提高單產。(6)輪(輪捕輪放):捕大留小,可一次放?足或分次放養魚種,分次捕撈;(7)防(防治魚病):采取有病早治、無病早?防、防重于治的原則。(8)管(精心管理):實行專人管理,科學養魚,合理?投餌施肥,抓早放苗,注意巡塘,防止泛塘,魚逃逸,觀察魚的活動狀態,定?期檢查魚體,做好池塘記錄等等。

              5、成魚池要具備哪些條件?

              答:(1)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含氧量高。(2)面積適中?,一般以5─10畝,水深1.5─2.5米為宜。(3)底質以壤土為佳,保水性和透?氣性良好,有利于有機物的分解,提高保肥能力。(4)魚池形狀以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短)為好,可延長光照時間,促進浮游生物繁殖,有利魚類生長。?堤壩要堅固,壩面稍寬,便于飼養管理和操作。

              6、怎樣評定和選擇優良品種?

              答:(1)盡可能選擇抗病力強、品質好、成長迅速、經濟價值高、市場暢?銷的優良品種。(2)體質健壯,肉質豐滿結實,背部肌肉寬厚,腹部狹窄,鱗片?無損,色澤鮮明光滑,游泳正常,逆水性強。(3)同種同齡的魚種,規格一致?,體長體重相差不多。(4)離水后放于盤中,鰓蓋不張、尾巴不彎曲,能狂跳?。(5)經密集鍛煉,體表少粘液,沒有傷痕或寄生蟲。

              7、魚種放養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答:(1)修整魚池和清塘清毒。整修堤埂,清除雜草,挖走過厚淤泥層等?,然后用生石灰或茶粕清塘消毒。水深10厘米,每畝用生石灰60─75 公斤化漿?全池潑灑,殺死雜魚、水生昆蟲和細菌,或用茶粕60─75公斤浸泡1─2天,加?水沖稀,連漿帶渣全池潑灑,10天后放魚。(2)及時進注新水,培肥水質,一?般每畝施糞肥5─10擔,同時,在池中培育浮萍,作為草食性魚類的基礎餌料。

              8、什么季節放養魚種最好?

              答:放養魚種季節應掌握在12月中、下旬開始至“雨水”結束,最遲不能?超過清明節。

              魚種早放養,使魚有較長的時間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增強抗逆力,在水溫?開始回升時,魚就能提前攝食水中的天然餌料和人工餌料,延長生長期。此外?,由于冬末春初水溫較低,魚類新陳代謝緩慢,魚體結實,鱗片緊貼魚體,便?于操作運輸,不易受傷,可提高魚種成活率。

              9、如何確定各種魚的合理放養密度?

              答:確定各種魚合理放養密度的因素很多,如魚池的自然條件,餌料,魚?種的質量,飼養管理技術等。一般依據三個方面,即池塘要求的產量、魚種的?成活率和成魚最終長成的規格。計算放養密度可參考下面的公式:畝放養量=計?劃達到的畝產量/養成魚平均體重×估計成活率%,還可以采用放養的經驗法計?算,即根據前一年池塘的實際飼養效果,來調整和確定第二年的放養量。以傳?統品種為例,畝放養量參考數為:春花魚種(12厘米以上)肥水塘畝放養量 400?─500尾,其中鰱魚占50%,鳙魚占25%,草魚占15%,鯉魚占10%,每畝增放雄性?羅非魚400─500尾。瘦水塘畝放養量 200─300尾,其中草魚占50%,鰱魚占30%?,鳙魚占10%,鯉魚占10%。

              10、魚類飼料來源有哪些途徑?

              答:概括為:“種”,利用池邊、荒地種高產青飼料(蘇丹草、宿根黑麥?、蔬菜類等);“養”:培育萍類等水生植物,以及利用家禽、家畜糞便肥水?;“引”: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制”:加工顆粒飼料等。

              11、用顆粒飼料養魚有哪些優點?

              答:當前我國魚用顆粒飼料有三種類型,即:草食性魚類顆粒飼料,肉食?性魚類顆料飼料,雜食性魚類顆粒飼料。用顆粒飼料養魚的優點:

              (1)有利于防治魚病,在加工顆粒飼料時加入磺胺類藥物或中草藥,可防治?魚類腸炎病;

              (2)比常規飼料飼養的魚長得肥滿,脂肪、蛋白質有所增加,水分含量下?降,深受群眾歡迎;

              (3)比單一飼料營養齊全,能減少飼料及其營養成分在水中散失,既節藥?飼料又減少對水質污染,改善水體環境,促進魚的生長;

              (4)顆粒飼料便于儲存,可進行常年養魚。

              12、投喂飼料如何做到“四定”?

              答:投喂飼料是成魚飼養的技術關鍵,必須做到“四定”。

              (1)定時:投喂時間要固定,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每天上午8─9點和下?午3─4點各投喂一次。如果遇到魚浮頭,要推遲投喂的時間。

              (2)定位:投喂必須固定地點,最好設餌料臺,使魚類養成在一定地點?攝食習慣,便于觀察魚的攝食情況,清除殘餌和防治魚病。

              (3)定質:根據各種魚的生長不同階段,投喂新鮮、清潔、適口的飼料,?腐爛變質的飼料不能投喂。

              (4)定量:投喂數量要根據天氣變化、水溫高低、水質肥瘦、魚體大小及?攝食情況靈活掌握。天氣悶熱或久旱不雨,容易發生魚病,投餌量要適當減少?,遇到暴雨或魚浮頭要停止投餌。

              13、什么叫做飼料系數和飼料效率,怎樣計算?

              答:為了對飼料的營養效果進行了解和對比,常用飼料系數和飼料效率來?表示。即魚對某種飼料在一定時間內攝食的總量與魚體在這段時間內增加重量的?比值。其計算公式如下:飼料系數=總投飼料/收獲時魚的總重量─放養時魚種?總重量。飼料效率是用來表示飼料的營養效果和質量。其計算公式:飼料效率=?(魚體總增重量/總投飼量)×100%。一般來說,凡營養價值較高,又容易被魚?消化吸收的,其飼料系數就低,而飼料效率就高,這樣飼料成本就可降低。

              14、成魚池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哪幾項?

              答:(1)投餌和施肥要根據主養魚種類、放養密度及其他因素,合理投放?,保證魚類有足夠的營養。(2)每天早晚巡塘,觀察魚類活動和攝食情況,遇?到天氣悶熱或雷雨暴雨,防止魚類浮頭、翻塘和外逃。(3)經常清除殘餌、雜?草,保持池水和食場的清潔衛生。(4)做好藥物防治魚病,定期消毒食場,?每畝池塘每月用20─25公斤生石灰加水調均潑灑全池,對調節水質和預防魚病?有一定效果。

              15、池魚為什么會“浮頭”,有何象征?如何采取措施加以解救?

              答:池魚“浮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水中嚴重缺氧。如放養?密度過大或投喂飼料、肥料過多造成水質惡化;天氣連續悶熱,氣壓太低或聚?然下暴雨、雷陣雨,氣溫和水溫差變化太大,或連續陰雨,浮游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在夜間又要消耗氧氣,使水中含氧量無法維持魚類的正?;顒拥? 等。

              魚類“浮頭”的象征是,攝食量急劇下降,活動緩慢,魚類集中于水的表?層,頭露出水面,長時間不往下沉,特別是太陽出來后仍無法下沉,說明“浮?頭”嚴重。

              發現池魚輕度“浮頭”時,要減少投餌施肥,并立即加注新水,有增氧機?設備的魚塘要及時開動增氧機增氧。如浮頭嚴重,應排出部分惡化水,并迅速?注入新水解救。還可以按每畝10公斤的食鹽泡成濃鹽水或每畝用明礬2.5公斤加?水溶化,全池潑灑,進行搶救。

              16、如何開展多層次綜合立體利用?

              答:綜合養魚就是以漁為主,漁、農、牧多種經營,不同產品綜合利用的?生產方式。養魚需要大量的飼料、肥料。目前有些地區群眾性養魚往往缺乏飼?料肥料,而影響魚產量。綜合養魚結構項目相當廣泛,如水里養魚,水面養鴨?、養鵝;池岸種植青飼料、蔬菜或建豬舍、雞棚。利用青飼料及家禽家畜糞便? 肥水養魚,其產品有魚、肉、蛋、蔬菜等,為人們提供多種動植物產品,形成?一個互相協調、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良性生態系統結構。

              17、常見魚病的種類及其防治方法?

              答:魚病的種類很多,按其發生在魚體部位可分為:皮膚病、鰓瓣病、腸?炎病,還有發生在胸腔、腹腔、膽囊、腎臟等處;按病原體不同,可分為病毒?性魚病、細菌性魚病、真菌性魚病、寄蟲性魚病,還有理化的、生物的因素引?起的魚病等等?,F介紹我市幾種常見的魚病及其防治方法:

              (1)細菌性爛鰓病的病因、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細菌性爛鰓病是由粘球菌侵入魚的鰓部引起的。病魚鰓絲腐爛,末端軟骨?外露,鰓瓣變白,鰓把和鰓絲附著污泥和粘液,鰓蓋骨表皮充血或潰爛,體色?變黑,頭部尤為明顯,故又稱“烏頭瘟”。此病多發生于青、草魚中,常與腸?炎病、赤皮病并發。每年4─10月是發病期。

              防治方法:發病季節前定期在食場用漂白粉掛袋預防。用竹篾編成簍子或?用塑料袋鉆小孔,每袋(簍)裝放漂白粉2─3兩,沉于水下,每個小食場掛3─?6個即可;發病時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全池潑灑,或用20克生石灰水全?池潑灑,每2天1次,連續5次為一療程。

              (2)細菌性腸炎病的病因,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是由腸型點狀產氣單孢桿菌侵入食道和腸道引起的。病魚腹部出現紅斑點?,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黃色的粘液或血膿流出;腸道沒有食物,發炎充血,呈?紅色或粉紅色;頭部發黑,離群獨游,游動緩慢,食欲不振。此病多見于草、?青魚。每年3─10月為發病期,4─6月尤為嚴重。

              防治方法:發病季節前,每百斤魚每天用大蒜半斤搗碎拌飼料投喂,連喂3?─6天。發病后每百斤魚每天用大蒜2─3斤,每10斤飼料加食鹽4兩,將大蒜搗?爛后拌入飼料,連喂3─6天,或用磺胺脒(又稱磺胺胍),每百斤魚第一天用5?克,第2─6天每天用2.5克,將磺胺脒藥粉加入煮好的地瓜粉糊內,攪拌均勻,?再用晾干的空心菜或嫩草沾上粉糊,稍待晾干后投喂。

              (3)赤皮病的病因、癥狀及其防法方法?

              赤皮病多數由于拉網或運輸中操作不小心,擦傷魚的皮膚,由細菌侵入引?起的。病魚的局部鱗片脫落、出血、發炎,以腹部和兩側最為明顯,呈塊狀的紅?斑,鰭條撕裂,末端腐爛,基部充血。此病多發生在草、青魚和春花魚種。春?末夏初較常見。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或硝酸亞汞0.1克進行全池潑灑,或?投喂磺胺噻唑(又稱消治龍),方法與治療腸炎病磺胺脒相同。

              (4)打印病的病因、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主要是由細菌侵入引起的,病魚的尾柄及腹部兩則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紅斑,?象烙了一個紅色印章,表皮組織腐爛,嚴重時可見到骨骼或內臟;病魚瘦弱,?頭大尾小,游泳緩慢。主要危害鰱、鳙魚。5─7月較為常見。

              防治方法:發病后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或硝酸亞泵0.1克全池潑灑。

              (5)錨頭鳋病的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錨頭鳋個體較大,肉眼可見,雌體錨頭鳋用頭部兩對腹角鉆入魚體表皮組?織,吸食營養液,蟲體寄生的部位紅腫發炎,出現紅色斑點。魚體被寄生后呈?現不安,食欲不振,尾部常露出水面,游動緩慢,并容易被水霉菌附著,逐漸?消瘦,甚至死亡。危害鰱魚、鳙魚、鯉魚、草魚等。終年可見,當水溫15℃ 以?上時,容易發生,夏秋季節嚴重流行。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90%的晶體敵百蟲0.5克加水調勻全池潑灑,每?隔2周潑灑一次,連續2─3次;如果水質清瘦,可適當施肥,水深1米,每畝施?發酵過的豬、牛糞400公斤,改變水質,使錨頭鳋因水質突變而脫落,或用灑糟?每畝150公斤投喂,有一定效果。

              (6)魚虱病的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魚虱體形似臭蟲,肉眼可見,用頭部腹面的一對吸盤和口刺附在魚的體表?或鰓蓋上,吸食營養液,并分泌毒液刺激魚體,病魚消瘦,痛癢不安,多數在?水面狂游,尾部常露出水面,主要危害鰱魚、鳙魚、草魚、鯉魚等。一年四季?均發生,以4─7月較嚴重。

              防治方法:發病時每立方米水體用90%的晶體敵百蟲0.25─0.5克,加水均?勻全池潑灑。

              (7)水霉病的病因、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此病因魚體受傷,鱗片脫落,水霉菌從傷口侵入引起的。病魚體表有棉絮狀?的白毛(菌絲),粘液分泌增多,食欲減退,游動緩慢,最后衰弱死亡。我省?一年四季均發生,以早春和晚冬水溫在15─20℃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盡可能避免魚體受傷、如果魚體受傷,可用3─4%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后放養,也可用1/15000孔雀石綠溶液浸洗病魚5─10分鐘或每立方米?水體用分析純的福爾馬林溶液10─15毫升(工業純加倍)加水全池潑灑。

              (8)魚病施藥應注意哪些事項?

              潑灑藥物時要正確丈量計算水體;潑灑藥物的同時,不要投喂飼料,最好?先投喂后潑藥;全池潑灑藥物要均勻,藥物應充分溶解后再潑灑;魚浮頭時或?剛浮頭結束時,不可潑灑藥物,否則會引起大批死亡;潑灑藥物一般在下午進?行,這時水溫較高,效果更好;潑灑藥物應從上風處開始,逐步向下風潑,這? 樣藥液在池中更均勻;用藥浸洗病魚時,浸洗標準時間應視水溫、魚的忍耐度?靈活掌握。

            上一篇:暫時沒有上一條信息!

            下一篇:錦鯉魚病防治知識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

          1. <output id="tgzda"><legend id="tgzda"><var id="tgzda"></var></legend></output>
              1. <td id="tgzda"></td>
              2. <pre id="tgzda"></pre>

                    <td id="tgzda"></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