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經銷商的未來
經銷商是否會消失?
1、我們認為經銷商這個行當未必會消失,但現在剛做經銷商的,大部分則會消失,也就是說,這個行當不會消失,而這個行當中的很多人,因為多方因素則無法再從事這個工作,因為在這個領域中已經無法再競爭和發展下去了。
2、未來的經銷商,和現在我們看到的經銷商將有很大的區別。經銷商是個中間商,中間商是最容易被干掉的,關鍵是你是否能做到無可替代。
3、很多做電商的,聲稱要“干掉中間商,直面養殖戶”,但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電商,都沒有干掉經銷商,甚至層級更多,主動找經銷商去做“服務站”。
4、現在的經銷商大多是“三銷型”:推銷、賒銷、促銷,這樣做沒什么錯,不過,(經銷商)現在正處于“三個轉型期”:養殖結構轉型、客戶需求轉型、上游策略轉型。經銷商不是獨立存在的,你左手牽著上游企業,右手牽著用戶,所以,經銷商的轉型必須要考慮這三大因素,否則,轉也是亂轉,甚至會導致不知道要做什么好。
5、有人說經銷商的出路是做服務商,承接企業服務一線養殖戶。應該說,這是方向之一,但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資源和能力做一個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服務商。做服務商,你是拿服務和用戶做價值交換,但服務是需要成本的,價值表現必須清晰、可量化,而且是較低成本的。所以,做服務商是方向之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朝那里轉,根據我們的觀察,大部分經銷商以現在的資源、能力和心理都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
6、經銷商存在的價值,不能還像以前那樣為企業創造跟多的業績,更主要的還是要看如何為用戶創造價值,這個服務方向就要向一線養殖戶傾斜,這個最有粘性,最長久,只要你能發揮這個價值,上游企業就會找到你,通過你這個橋梁,更好的體現產品價值。
7、很多的企業未來不僅生產產品,還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甚至是投資、參股到用戶層面,與這樣的企業合作,它的規模很大、資源很多、實力很強,但未來經銷商就很難有作為。要盡早退出,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人家選擇了直銷、直接服務、直接創造價值,那中間的“商”就沒有價值了。
8、未來的畜牧業,是由一個個價值鏈組成的,不過,有的價值鏈是全封閉的產業鏈,只有很少的商業機會對外開放;而另外一種形式(忠園模式)是一個自組織的開放式價值鏈組成,任何可以在價值鏈中體現價值,并被其它鏈接點(組織者和參與者)所認可的,都可以分享自己應得的利益。
未來,經銷商要考慮幾個問題:
?自己如何組織、主導或加入一個價值鏈?
?如何在這個價值鏈中最大化的體現自己的價值?
?如何得到價值鏈中其它成員的認可?
?如何主動提升自己在價值鏈中的作用,并持續創造更大價值,這決定了你是否可以成為不可替代者,不可代替者有較大的發言權。
9、很多人搞合作社都失敗了,因為他沒有抓住合作社的本質。有人認為合作社是個平臺,這是個進步,但還不是有高度、有系統的認知,這個認知有死角。合作社能在世界各國歷久不衰的原因是,它是通過合作社這種形式整合價值鏈,并使這種價值鏈能夠高效的為社員服務。你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才知道如何去設計合作社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有的人隨便從網上搜集點資料,整理一下,就號稱擁有系統,聲稱是合作社專家,去搞合作社的頂層設計,基本上都會失敗,是賣產品的思路。要想把合作社做大、做強,既包括有高度的頂層設計,又應該有深入基層的實踐。三農問題是復雜問題,對于我們來說是這樣,對于國家也是這樣。
我們忠園農牧聯盟,根據市場變革很早就進行了轉型升級,實現抱團發展。雖然還沒有突出的表現,但只要加入到我們大家庭的就幾乎沒有說要離開的。目前中國農業的大部分從業者,活得很艱苦,所以這個群體,我們是不能去忽悠他。
我們因該是把更好的產品加上最好的服務帶給這個群體,讓這些一線的養殖戶們活的更好。
綜上所述我們一起來總結:
1、未來的經銷商,不再是今天我們所謂的經銷商;
2、大部分從業者會退出,但也有新生力量加入,比如訓練有素的業務員會轉業過來;
3、未來所謂的經銷商,是價值鏈中的一環,能夠為這個鏈條創造的價值清晰并持久;
4、未來所謂的經銷商,需要更多的資源、思路、能力去勝任自己的角色;
5、未來的經銷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隊,因此才可以承擔使命;
6、有思路、有資源、有能力的經銷商,可以去組織一個“全服務鏈”,把重點轉移,這是新型經銷商的機會。